2018全国生态与环境信息学研讨会在西宁召开 | |||||||||||||
2018全国生态与环境信息学研讨会在西宁召开 | |||||||||||||
| |||||||||||||
6月8日,为期两天的2018全国生态与环境信息学研讨会在西宁召开,20余位国内专家、学者做了学术发言和交流探讨,同时与会专家十分关注三江源生态环境变化和生态信息化建设,给予了积极评价和建议。 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清华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联办,青海省环境科学学会协办的2018全国生态与环境信息学研讨会,旨在更好地促进我国生态与环境综合分析模型与理论体系的丰富和提高,推动生态与环境信息学更好地发展,将通过专家学者的交流探讨,努力将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此次研讨会包括自然系统与自然系统对人类贡献的未来情景模型、生态环境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土地覆被变化检测、碳源汇模拟分析、数据同化与数据融合、面向大数据的综合模型和模拟分析平台、水环境监测与模拟、地质环境模拟与可视化等主要议题。(宋明慧) |
|
视力保护:![]() ![]() ![]() ![]() ![]() ![]() |
||||
2018全国生态与环境信息学研讨会在西宁召开 |
||||
|
||||
6月8日,为期两天的2018全国生态与环境信息学研讨会在西宁召开,20余位国内专家、学者做了学术发言和交流探讨,同时与会专家十分关注三江源生态环境变化和生态信息化建设,给予了积极评价和建议。 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清华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联办,青海省环境科学学会协办的2018全国生态与环境信息学研讨会,旨在更好地促进我国生态与环境综合分析模型与理论体系的丰富和提高,推动生态与环境信息学更好地发展,将通过专家学者的交流探讨,努力将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此次研讨会包括自然系统与自然系统对人类贡献的未来情景模型、生态环境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土地覆被变化检测、碳源汇模拟分析、数据同化与数据融合、面向大数据的综合模型和模拟分析平台、水环境监测与模拟、地质环境模拟与可视化等主要议题。(宋明慧)
来源:青海日报 |
【打印】 【关闭】 |
|